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多知网(ID:duozhiwang),作者:王敏

多知网1月7日消息,根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2014年新高考改革开始推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为更好地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历经3年时间,研制完成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体两面”的科学评价体系:它既是理论体系,其构建始于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素质教育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也是实践体系,为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提供依据。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

素质教育要求在高考中如何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黑板洞察官网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其中,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根本任务,服务选才即选拔人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而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要求。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核心价值在“四层”考查内容中居于首要地位,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具有引领作用,主要包含“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

学科素养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3个一级指标和和9个二级指标。

素质教育要求在高考中如何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黑板洞察官网

关键能力包含三大关键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

必备知识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作为实践指南,高考评价体系可以供教育教学人员通过“四层”考查内容评价学生素质内涵,以“四翼”考查要求评价学生素质达成度;也可以供教育考试管理人员根据“四层”规定的命题内容以及“四翼”规定的命题要求,有效评价高考试题本身的质量。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是考试大纲,也不是界定考试范围的规范性文件。高考评价体系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

紧密衔接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高中育人方式紧密结合。

一是明确了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为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落实到高考当中,促进教考衔接、同向同行。

三是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促进高中教学方式改革,助力发展素质教育。

例如,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从而促进教学回归课堂教材,夯实学生成长的基础。又如,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有助于高中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有助于高中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境”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

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即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

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根据目前高考的考查方式,高考内容的问题情境是通过文字与符号描述的方式即纸笔形式进行建构的,而情境活动也同样是通过文字与符号的形式进行的。

基于知识应用和产生方式的不同,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情境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这类情境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第二类是“学习探索情境”。这类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学生在解决这类情境中的问题时,必须启动已有知识开展智力活动,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

高考以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回归人类知识生产过程的本源,还原知识应用的实际过程,符合人类知识再生产过程的规律,为解决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如何通过考试引领教育回归到培养人、培养学生形成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创新实现高考三个转变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第二、 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综合评价的新理念。

第三、 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素质教育理论和考试评价规律,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目标与考查内容对接,将素质教育评价维度与考查要求对接,创设出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素质的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从而形成“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的素质评价模式。

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

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高考评价体系的理念已在近年的高考内容改革及命题当中逐步体现,为保持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全过程,以实现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切实将高考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将国家和高校的选才需求与素质教育育人目标联通,高考评价体系是实现“招—考—教—学”全流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的关键。

同时,高考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体系,将在高考内容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为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