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创新,要“顺人性”、“挖线下流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未来之星EdStars(ID:edstars),作者:Carrie。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黑板洞察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资本寒冬下,市场上依然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教育创新项目。关于早期教育创新项目,本文将分享在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上的一些新的思考。
融合消费、社交等属性的教育产品
在早幼教、素质教育、职前教育和成人学习等“刚需性”较低的领域中,融合其他属性的教育产品较多出现。部分产品四部并不具有传统教育产品的核心特性,给人“四不像”的感觉,但其中却包含了对于“5-10年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产品”的思考。
以某职前培训机构为例,其产品几乎不涉及任何知识或硬性技能的传授,反而是PBL式的体验式学习和社交娱乐两个属性各占一半。事实上,这种“轻学习”的形式来源于创始人的观察和判断——除了想削尖脑袋进入最顶尖职位的那一小批学生外,成长在富足环境中的00后们对于毕业后快速和精确就职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对标Gap year在发达国家的高普及度,中国的年轻人也愈加希望在毕业前后获得更丰富的校外体验,建立自己的人脉圈。比起动辄数月的义工和实习,短期密集的项目更能满足年轻人的探索欲和成年人天然的交友欲。
这类项目的另一特点是处处体现出“顺人性”。传统教育产品针对的是“焦虑”,但除了焦虑外,人性中还有很多容易出现的特征 —— 懒惰、爱占小便宜、喜欢炫耀自己的生活、喜欢窥探别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等。
例如,在某早教机构中,老师会鼓励陪同听课的家长多拍视频照片分享在朋友圈。机构还会在购物中心里的教室特意开个小窗口,供经过的人流从外边“窥视”课堂内发生什么。这和传统高端早教机构不允许拍照,教室绝不对外观赏,打造神秘感的行为背道而驰。
0-3岁的早教产品对于孩子的实际效果难以量化。对于机构而言,谁能通过一系列细节的设计抓住家长的心理,谁就离消费者又近了一步。难以感受到内容差异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对于下沉市场中尚未被各教育品牌“洗礼”的家长来说,顺应人性的产品机制非常有助于建立先发优势。
“封闭型流量池”的精准发现和运营
在线教育获客成本高企的当下,还有两大线下流量来源亟待挖掘:一是学校,二是社区。越下沉的市场,“熟人社交”带来的流量越为关键。
家校通和在线作业产品的热潮虽已过去,但老师和学生之间天然的强信任关系并没有改变,围绕重点学科的2B和2C产品依然有很大空间,尤其是基础教学能力不足的低级别城市。
在这类项目中,进校的效率和进校后的运营服务能力非常重要。设备或系统投进学校,老师用不起来,学生或家长感知不到使用和付费的必要性,都对模式的可持续性有很大影响。
做2G,打市场的节奏也很关键。慢,可能损失渠道合作机会;快,则可能要解决培育市场和教育用户的问题。最开始和代理商或运营商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利益分成模式在什么节点调整,异域扩张的节奏如何把握,产品变现如何推进,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斟酌。
早幼教市场的2B和2C模式更容易实现快速扩张,难点在于C端的生命周期短,客单价也比较低。幼儿园普惠化后,不少幼儿园园长默许“增值教育产品”的进入。代理商、民办园老板、园长、幼师,幼儿园的利益链条较为清晰和直接,分成模式一旦确立,就能快速打通整个区域。
然而,“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大面积普及,让家长认可家庭场景教育消费的必要性,并不容易。因此,对于主打幼儿园2B和2C的机构,先以全套教学解决方案进入课堂场景,再谋取家庭场景的切入口比较合适。
再以一个少儿体育类项目为例,这个项目挖掘出社区流量和社区场地的价值。体育天然是多人场景的,家长会愿意分享课程。在社区空地内组队统一上课,这也解决了体育培训项目最关键的场地少、场地贵的问题。
延伸去想,中国几乎特有的小区文化,除了室外空地外,还有哪些资源是可以被释放出来的?除了儿童外,对于成人、老年教育市场是否也有一定的借鉴性?这都是可以继续挖掘的点。
此外,互联网人教育创业逐渐成为趋势,他们对于理性扩张和精细化运营有着更深的理解。最近接触的几位创业者,基本都会在产品上线之前,深入尽调市场一年以上的时间,同时会深入分析一线购买者和使用者的用户画像和心理,并形成有价值的认知。
也许,只有深入理解了教育市场的“土”,才能真正创造出可持续的“新”。
作者:Carrie,好未来教育产业基金投资经理